【魏氏独家】
维生素D2:历史渊源与现代应用
维生素D2,化学名为麦角钙化醇,其发展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末,由德国科学家汉斯·施莱登从牛肝中提纯出来并命名为“胆钙化醇”。但真正的结构揭示始于1932年,由德国Windaus和英国Askew确定其为一种甾醇。1950年代初期,Kodicek成功合成了维生素D2混合物,1969年Suda等人推动了其纯化和商业化。维生素D2主要通过紫外线照射麦角固醇制得,自然存在于肝、奶和蛋黄中,也可从植物油或酵母中提取。维生素D2在促进钙吸收、预防骨质疏松、改善免疫功能等方面有重要作用。目前,维生素D2在食品补充剂、保健品等领域有广泛应用,市场持续增长。
维生素D2生产工艺全解析:从发酵到包装
发酵:将链霉菌等真菌培养在含有碳源和氮源的培养基中。
培养:提供适当的温度、pH和氧气条件,促进真菌生长和代谢。
光照:紫外线照射培养物,刺激真菌合成维生素D2。
提取:通过过滤、离心和浓缩等步骤,从培养物中提取维生素D2。
结晶与干燥:提取的液体经过结晶和干燥,得到维生素D2晶体。
粉碎与包装:将干燥的维生素D2晶体粉碎成粉末,并进行包装。
什么是维生素D2
维生素D2是一种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。其性状通常为无色针状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,无臭无味,不溶于水,但能溶于乙醇、乙醚等有机溶剂。为保持其活性,需储存在干燥、阴凉处,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。在作用机制上,维生素D2在人体内经过代谢转化为活性形式后,可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,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,预防骨质疏松。此外,它还参与调节免疫功能,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。
维生素D2应用何处
1. 生物医药:主要应用于生物医药科研课题项目开发和生物前沿技术创新等领域。
2. 实验检测分析:生物数据检测分析和数据库模型构建验证;
3. 对外贸易:通过外贸交易或外贸公司出口供应国际科研机构项目开发、学术经验交流和国外终端生物公司生产开发新品。
我们的维生素D2
种类丰富:常规现货50000+试剂,种类齐全
规格优势:齐全的包装梯度瓶装、袋装、桶装
质量保障:科研级精湛工艺、技术资料证书齐全
魏氏试剂黄金产品
名称 |
cas号 |
含量 |
库存 |
维生素D2 |
50-14-6 |
97~103% |
有 |
曲妥珠单抗 |
180288-69-1 |
生物活性80%~125% |
有 |
叶绿醇/植物醇98% |
150-86-7 |
≥98% |
有 |
头孢妥仑匹酯 |
117467-28-4 |
770~820μg/mg |
有 |
法罗培南钠2.5水合物 |
122547-49-3 |
90~94.3% |
有 |
甲钴胺 |
13422-55-4 |
98.5~101% |
有 |
氰钴胺 |
68-19-9 |
96~102% |
有 |
异植物醇97% |
505-32-8 |
≥97% |
有 |
β-甲萘醌 |
58-27-5 |
≥98.5% |
有 |
维生素A醋酸酯 |
127-47-9 |
95~110% |
有 |